教学科研论文

请救救母语的社会必要教育时间

时间:2013-12-29 18:24 作者:admin111 来源:未知 阅读次数:

     合肥七中  苏卫兵 1903年,语文单独设科以来,就一直承担着对学生进行母语教育的重任,因而其倍受国人的重视。20世纪末,我国的语文教育不幸地遭遇了世纪末的尴尬,社会各界从各个角度对之进行了深刻而全面的审视、忧思,但是,我国的语文教育还是带着挥洒不去的遗憾进入了新的世纪。
记得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对于中学生国文程度的低落,久已有人叹息了,直到现在也并未衰竭。”究其原因,现在似乎有一种流行观点,是因为语文课的课堂教学效益低下,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少、慢、差、费”现象。“2700课时,用来学习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人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吕叔湘语)人们不禁要问,这种低效的责任该由谁来负?又有人说过:“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教师!”如此不难推出:语文教师罪不可恕!对此,我们语文教师不能否认。但是,我们是不是还需要作一下精密地研究,给一个仔细地说明?
请不妨先算一笔账:按每天7小时计算,2700课时=2025小时=289天,远不足一年。古人闭门读书,昼夜苦学一门语文,还要10年寒窗,即使不考虑今天的知识总量之大,知识更新之快,学生学习课程之多,仅与古人10年相比,今天的学生想在289天里学好语文,掌握和运用好祖国的语言文字,岂不是天方夜谭?
许多事实都表明:掌握和精通母语,首先要投入足够的时间去学习!这时间,必须包括课内、课外两大部分。教师课内的教“学”是外因,学生课外的学“教”是内因,外因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从这个角度上说,学生课外学习的时间更为重要。那么,学生学习母语的时间现状如何呢?
笔者就此进行了一次较大规模的调查,调查对象是随机抽取的小学、初中、高中、大学(非中文系)学生各30名。为保证调查数据、结论的科学性,我们采用了问卷、座谈两种形式。调查结果显示:语文学习时间的总量,小学生约占其总学习时间的60%,初中生约为20%,高中生不到10%,大学生则更少,出现了语文学习时间总量随学生的年级递增而逐年递减的奇怪现象;在语文学习时间的分配上,每天都坚持学习语文的人数比率,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分别为96%、39%、13%,大学生则不到5%,存在着较为严重的“一日暴之,十日寒之”的不良学习方式。难怪一位特级语文教师在某市语文教学研讨会上感慨道:“学生哪怕是每天能花上1./10的课外时间学习语文。我都能让他学好语文。”由此可见,语文学习时间投入不足、不均衡已成为制约母语教育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
为了深入阐明此问题,我们有必要套用一下经济学的概念而提出一个新概念——母语的社会必要’教育时间。其定义为:根据社会某一时期的教育条件、生源质量、教师水平、教育技术等所确定的培养某种规格人才,完成各项母语教育任务所必需的教育时间。它是语文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部分的时间总和。比如让学生学会写读后感,由于教与学的水平差异,有的师生需要5个小时,有的则需要8个.小时,但一般只需要6个小时。这6小时就是写读后感的“社会必要教育时间”。时间应分配如下:90分钟一师生在课堂上共同学习一篇范文,熟悉范文的结构、语言等特点,让学生在大脑中形成写读后感的基本图式;90分钟——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另外自学两篇以上的参考例文,以掌握写读后感的基本图式和几种典型的变式,让学生在大脑中润色写读后感的基本图式;120分钟——学生根据基本图式,精心构思,广泛选材,审慎组材,最终独立写出一篇读后感;30分钟——在教师批改的基础上,师生共同评价读后感的写作状况,肯定成绩,指出缺点,提出修改意见;30分钟一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之间互改,个人独立修改,最终保证每位学生都能深刻领悟、准确把握读后感的写作规律,顺利达标。
但是我们在教学中经常发现、大量学生擅自挪用了写读后感的社会必要教育时间,把本该独立自学的90分钟、独立修改的30分钟,甚至独立写作的120分钟另作它用,而仅仅靠课堂上的120分钟去独撑天下!他们不能达标。难道不是理所当然的结局吗?就这样,在母语教育过程中,在学生的听、说、读、写诸种能力点的训练过程中,因学生的时间投入不足、不均衡而导致不能达标的例子真是俯拾即是。我们完全可以责怪花费了8个小时的师生们的教学效率低下,但是,如果我们简单地去指责只花费了3个小时的师生,岂不是一件令语文教师大为尴尬的事情吗?
也许有人会说:是因为语文教师教学水平低下,缺乏教学艺术,挫伤了可爱的学生们学习母语的兴趣、投入时间的热情,转而他们弃“文”从“数”、从“理”、从“化”、从“外”了,等等。我们认为,这话最多只说对了一半。其实,导致母语的社会必要教育时间被挤占、被挪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不妨去冷静地透视一下。
一、现代的课程编制方式不可避免地引发了学科之间的时间之争
自从19世纪70年代以来,一种有别于单科独进的多科并进式的课程编制方式,先是在德国,继而在世界各国被普遍采用。所谓多科并进式,就是在同一时段内同时安排几门不同学科的教学。这种编排方式,由于学习的内容和形式的多样化,能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因此能减轻学习疲劳,提高学习效率。可是,多科并进方式从一开始就面临着一个无法回避的矛盾,这就是教育内容与教育时间的矛盾。而且,社会愈发展,教育内容便愈丰富,日趋丰富的教育内容与有限的教育时间之间的矛盾也便愈加突出。一位教育家曾幽默地写道:“在学校里,数学老是压倒历史的,而历史也同样以自己的优势凌驾于拉丁语法之上……学科间这种无休止地争执的历史就是每个学生学习的历史——这就是永恒的战场。而到了考试期间,也就是某些学科之间竞争最激烈的时刻。”在教育时间这个框架限制中,各门学科之间是相互排斥、此长彼消的。在当代中国,由于应试教育的推波助澜,“分、分、分,学生的命根”已在学生的心灵中长成参天大树,“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已成为各科老师抢夺、开掘学生有限的学习时间的神奇魔棒。正是由于学科间的争夺,琅琅的读书声被各科的补课取代,生动的语文课外活动被各科的辅导占领。值得一提的是,肥皂剧、电脑游戏、网上聊天等现代大众消费文化,因直接作用于我们的听觉、视觉,给我们带来了更大的感官愉悦,有的学生便沉溺其中,而不能静心地坐下来,认真地读两本名著,精心地写几篇文章,在所谓的广义语文学习中,浪费了本已十分有限的学习时间。
二、语文的得分特点削减了母语教育时间投入的动力。
尽管每个人都知道,母语教育直接影响到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等方方面面,具有巨大的延时价值;语文在中考、高考中有150分,对于升学来说,具有不小的即时价值。但是,我们都深有体会:在各种选拔性考试中,语文学科的得分是最难在短时间内有所提高的,投入等量的时间到所学的若干科目上,语文的得分率极有可能是最低的;其次,语文考分的区分度不强,就是说,在一次语文考试中,优生与后进生的得分差距并不能很明显地拉开,甚至出现平时投入时间较多的同学得分反而比投入时间较少的同学低的反常现象(这在其他学科中很少出现)。有不少人(学生、家长、包括部分教师)便产生一种错觉:补习语文是收效缓慢、收效甚微的事情,对语文来说,学习不学习是一样的,投入不投入是一样的。因此,不少高中生每天晚上几乎不预习、复习语文,更不用说每晚坚持读一读中外名著,记一记哪怕是流水账式的日记了。而且,越是语文水平不理想的学生,越是不愿意多读、多写、多练,更不用说请一位家庭教师补补语文了(这在数、理、化、外语等学科中是普遍采用的手法)。所谓“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的道理在语文学习中是很难付诸证明的。学生的普遍做法是消极放弃,靠天收!如此,语文在各学科之间的得分竞争中明显处于劣势。学生语文学习的时间投入动力日益减弱,最终导致学生语文学习时间的授入随年级递增而逐年递减。
三、“高原现象”削弱了学生进一步学习母语的兴趣
学生往往感觉到:随着年级的增长,语文能力越来越难以提升。不少高二的学生甚至感到自己的语文水平还停留在初三阶段。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在各种动作技能的形成过程中,会出现练习时而进步、时而退步的波动起伏现象,甚至出现进步暂停或下降,难以有所提高的“高原现象”。要解决“高原现象”,一方面需要语文教师对学生加以科学的指导,另一方面需要学生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坚持各种技能的练习,致力于语文素质的整体提高,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重视语文运用能力和语感的培养,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探究、钻研,由量的积累促成质的飞跃,最终进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美好境界。所有这些都向学生提出了挑战。不少学生不是积极面对,而是消极避让、悲观放弃:或是满足于文化快餐式的大众文化消遣,讨伐古文,拒绝名著;或是借口重在理解,拒绝背诵;或是抱怨生活平淡,拒绝写日记、周记等。这就使母语学习的途径仅仅局限在自然主义的生活状态之中,最终步人了“山穷水尽疑无路”的尴尬境地。对母语学习的兴趣日益剥蚀,在此情景下,谁还能保证有足够的时间投入呢?这或许是学生随年级递增而语文学习时间的投入逐年递减的又一个重要原因。
四、语文教材的编排特点模糊了学生时间投入的方向
我们知道,我国的语文教材主要是由一篇篇文质兼美的文章构成的。孤立地看,它们都是学生借以学习母语的好材料。但是,这种文选式的教材内容体系,重视了母语自身知识结构体系的呈现,却忽视了怎样学习母语、怎样运用母语等诸多技能的讲解,使听、说、读、写等诸技能的训练盲目、模糊,带有教师、学生个人浓重的经验色彩,有不少学生因此而感慨“我不知怎样提高作文能力”,“我不知怎样复习语文”,“我想提高语文成绩,但不知从何下手”。正如鲁迅先生曾说:“教我们作文的先生并不传授什么《马氏文通》、《文章做法》,一天到晚只是读做,做得不好,再读再做,他却决不说坏处在哪里,作文要怎样。一条暗胡同,任你自己去摸索,走得通与否,大家听天由命!”当前这种状况并未得到根本改观。曾被寄予厚望的2000年语文新教材增添了听说和写作的内容,但我们在使用该教材时发现,各种技能的指导内容仍较为空泛,操作性仍然不强。    为进一步了解这个问题,我们可参阅美国六年级《语言》教材第十二部分第一单元。这一单元共有7篇课文介绍调查报告的撰写。第一课介绍调查报告的定义及其基本结构、引言、正文、结论部分及参考书目。第二课讲解如何寻找写调查报告的主题。第三课关于如何准备调查报告要回答的问题。第四课介绍如何利用资料获取所需信息,例如如何查找百科全书、年鉴、图表,以及报刊的读者指南等。第五课让学生评估获得的信息,留下与调查报告内容相关的材料。第六课教学生总结概括所获信息,做成笔记。第七课则要求学生运用分类、缩写、排序等技能组织笔记上的内容,写成提纲。学生完成这些步骤与练习,就可基本写出一篇调查报告的写作提纲,据此写出完整的调查报告。这种对写作过程的全程指导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用实例进行示范,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分阶段、分步骤进行,可操作性很强。这仅仅是一个例子,但两相对照,优劣自现。我国的语文教材如不作较大调整,仅仅靠呼唤每一位语文教师革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艺术,高屋建瓴地驾驭新教材,从宏观上、微观上处理好各个不同训练体系,其效果肯定要大打折扣。
需要指出的是,当前出版的各种语文辅导用书,不少只是把书上的练习答案拷贝出来,很多学生的预习、复习,不外是据此对对答案。如此学习,又有什么好结果呢?有的学生上课不愿听课,不做笔记,问之,答日:“参考书上有!”由此可见,这些书籍名义上是“助学”,实际上是“助杀”,它们封杀了学生所有的思考,导致了母语教育时间的利用效率不高。
总之,提高母语教育质量是一个系统工程,它需要通过课程改革、考试改革,解放出学生的母语学习时间;它还需要通过教材建设、教师队伍建设,利用好学生的学习时间。愿我们为之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