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985”工程“双一流高校”华中科技大学向合肥七中发来喜报!
时间:2022-03-03 09:43 作者:薛晓雨 来源:办公室 阅读次数: 次
近日,华中科技大学向合肥七中发来喜报,对合肥七中为华中科技大学输送了大批品学兼优、德才兼备的优秀学子表示感谢,表达了在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共同为国家培养更多优秀人才上携手同行的希望。这是对合肥七中坚持“办负责任的学校、做负责人的老师、培养有责任感的学生”的办学理念、坚持五育并举、致力于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充分认可。
合肥七中教风严谨、学风浓厚、校风雅正,连续七年荣获合肥市高中教育教学质量评价学校发展综合评价一等奖,是老百姓心目中满意的优质教育学校,是全国众多“双一流”高校优质生源基地。
一、科学指导,提升育人品质
合肥七中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加强对学生理想、心理、学习、生活、生涯规划等多方面指导,帮助学生实现全面个性化发展;通过开展青少年学党史、最具影响力学生评选等活动,激励鞭策学子永葆立德修身、立学成才之志,常怀立业为民、立志报国之心。
关注学生心理,不断加强学生生涯指导,将五育纳入课表、渗透生活,满足学生全面发展要求;积极构建 “七雅课程群”,开发出涵盖科学拓展、人文经典、体艺特长、实践创新等多类别111门校本课程,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求。
在2021年,合肥七中学子于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取得骄人成绩,在各类竞赛中,荣获国家级一等奖48人次、国家级二等奖、三等奖181人次。
二、 教研兴校,提升育人能力
合肥七中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严格执行《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倡导“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师德标准。随着“双新”的实施和发展,合肥七中通过积极搭建多学科、多类别、多层次的教育科研平台,依托“王天娇特级教师工作室”、“吴国权名师工作室”、“童有彩名师工作室”、“王瑞名班主任工作室”、“李甜名班主任工作室”,深入开展教研交流。
创新集体备课方式,以大单元为备课对象,划分四人备课小组明确分工,合力完成并打磨大单元教学设计课例,为教师教研能力成长提供机会,育人能力得到质的飞跃。
在2021年,合肥七中共15位教师荣获全国教学比赛、教学案例一等奖,14位青年教师荣获合肥市优质课教学比赛一等奖,其中5位老师代表合肥市参加安徽省比赛,135位荣获合肥市教育教学比赛大奖,1个团队荣获市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实现此项奖项零的突破。
三、技术赋能,创新育人方式
通过八年的教育信息化探索实践,合肥七中智慧教学实现了将教育信息化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深度融合,从以前单纯的功能性应用,走向常态、高效、融合、创新应用。
各学科也已形成各具特色的融合应用课型及信息化教学模式,教师能充分利用智慧课堂数据采集功能,实现精准学情分析、个性化指导;充分利用智慧课堂立体化互动功能,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让学生“学足”、“学好”。
在合肥市教育局开展首届“合肥教育创新奖”评选活动。合肥七中所申报的《基于“互联网+”与核心素养培养相融合的课堂教学模式创新》荣获合肥教育创新课堂教学类提名奖。
在持续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新形势下,合肥七中将以新一轮课程改革作为抓手,以新课程理念作为指导,不断更新教育理念、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努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薛晓雨撰稿 庄高兴统稿 刘先群审稿)
- 上一篇 : 合肥七中召开班主任与生活教师联席会
- 下一篇 : 合肥市李甜名班主任工作室启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