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科研论文

浅谈班主任工作中要跨越师生之间的心灵鸿沟

时间:2015-10-10 16:07 作者:admin 来源:未知 阅读次数:

 

高二(3)班班主任    刘 岩
随着年龄的增长,如今已是人到中年,而接触的学生的年龄相对较为固定,所以从刚毕业时与学生年龄差距很小,到现在学生的年龄已经与自己孩子的年龄相仿。如今,时代的发展日新月异,一切都是那么的快节奏,让我深感与学生之间存在巨大的心灵鸿沟。而这也成为我班主任工作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障碍。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我逐渐认识到师生之间代沟的产生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老师与学生处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因而有不同的心理特点。年轻人思维内容广泛,反应灵活,爱独立思考,富有开创精神;他们喜欢关注生活中的新鲜事物,创新意识强,敢于打破陈规陋习;但他们也很容易偏激,处理问题不够沉着冷静。老师由于经历的事情多,性格成熟,在人际交往中也有很多经验和教训,所以,看问题会更深刻、透彻一些,但有时由于受传统观念的束缚,容易保守,思想固执,因循守旧。
第二,除了心理特点外,由于经历不同,师生在行为表现、价值观念、道德伦理等方面也会存在很多差异。一般来说,在思想上,上一代人比较实际并趋于保守,年轻人则比较开朗、奔放;在行为反应上,上一代人比较迟缓,年轻人则比较活泼;在生活态度上,上一代人注重实际,年轻人比较多幻想……所有这些差异,使得在一些具体问题的解决中,可能会引发两代人之间的相互抵触情绪,从而产生距离。
第三,在学校教育的过程中,老师与学生之间不可避免地会不断地有各种沟通,但由于沟通方式不当也可能会留下隔阂的后遗症。每个老师与学生沟通的方式会有所不同,学生会用细腻的心去感受老师对他们的态度,他们随时在关注着老师态度的变化。作为老师,在处理学生问题时,一旦有言语或处理方式上的不当,就会对学生的心理造成伤害,让学生误以为老师对他有成见,就会与老师产生隔阂。
师生之间的代沟使得学生不愿意向老师敞开心扉,再加上中学生普遍处于青春期,遇事容易冲动,于是往往表现为一些学生把自己封闭起来,我行我素,对老师的教育不理不睬;一些学生则容易与老师发生冲突,使班级管理陷入困境。遇到问题不能逃避,必须想办法解决。我认为,对待这些正直青春期的孩子,应该采取的正确做法是进行良好的沟通。
提到沟通,有的老师也会有各种困惑:我觉得和学生谈的也不少,怎么就没效果呢?学生对我总有戒心,不愿说心里话怎么办?这个时候我们老师就要反思了:我们谈的话题是学生真正关心的,还是仅是围绕“学习”、“学习”两字的唠叨重复?我们在了解了学生情况后是不是曾拿这些作为攻击取笑学生的利器?若我们不能让学生感觉到安全,学生怎会敞开心扉?如果我们没有诚意去理解学生的需要,只是为谈话而谈话,学生哪有机会展现真实的自己!
沟通需要艺术,特别是师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关系很微妙,既像家长和子女,又像朋友,有时又有点像“天敌”。如果沟通不好,有可能会成为“仇人”。老师必须与时俱进,与学生打成一片,多参与学生活动,多与学生交流思想,多听取学生建议,经常换位思考,体谅学生,允许学生犯错,尊重学生,尽量做到师生平等。
在教学实践中我觉得实现良好的沟通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了解学生、理解学生是沟通的必要前提。要了解学生就必须知道这个年龄段的学生的心理及性格特点,就必须知道他们在想什么。为此教师既要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掌握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及其影响因素。还应该不断的学习、接受时尚文化,这样才能了解学生的生活状态,了解他们的思想状态,才能更好的为学生成长服务。此外,平时要细心观察体会对方的言行,多了解学生及其家庭的情况,了解越多,就越能理解对方。我刚接手高二(3)班时,发现班里有个孩子经常上课趴在桌上,每次提醒她坐好,可是很快又趴下来了。我很生气,找她谈过两次,但是没有效果。后来和她的妈妈进行了一次细致的谈话,才知道,孩子身体不好,有轻微的厌食症,身体很虚弱,所以她坐一会就觉得累,就会不由自主地趴在桌上听课。知道这个情况后,再找她谈话时我就不再和她说学习的事情,只是表现出对她身体的关心,经常问她最近吃饭怎么样。告诉她,作为女孩子要正常吃饭,注意营养,身体健康才会更漂亮。一段时间后,她的情绪有了明显的好转,学习成绩也有了显著的提高。
其次,善于与学生换位思考是沟通实现的重点。老师和学生毕竟是不同的两个群体,要想真正的、全面的了解学生的感受,还需要一个法宝就是:设身处地,换位思考。在我们教育当中,经常会遇到无法理解的学生的言语行为,这是考验老师的耐心与智慧,老师角色互换考虑一下学生,也许会找到事半功倍的方法。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时时刻刻的换位思考,可以让我们对学生的境地感同身受,自然也就会淡化所谓的代沟了。
再次,真诚相待是实现沟通的关键。我不但是他们的老师,还是他们的朋友。所以不能总是以老师的身份自居,在和学生的接触中用自己的真诚去打动他们,才会得到他们的认可。我们班是文科普通班,不少孩子的基础太差,所以,进入高二不久,就有一部分学生开始转学艺术。其中一个女孩子性格较为内向,又比较敏感,她总是担心因为自己的成绩不太好而被别人看不起。我于是时不时的找机会和她交流,询问她专业课的学习情况。当听到她说她参加什么比赛得奖时,我真诚地祝福她;当知道她整个周末都在进行专业培训时,我没有批评她怎么不好好写作业,而是表现出因为她的辛苦而非常关心和心疼她。她对我的反应有点意外,同时也很开心。此后,不管专业培训有多累,她总是尽可能地完成自己会写的作业。人也变得更开朗、更有自信了。
最后,我认为还需要用诚心赞美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赞美是人人都需要得到的。若发现孩子有值得赞美的行为时,要把握时机,不管用语言、肢体、眼神、动作、表情还是评语,只要是真心诚意的,孩子必然感受深刻。通过对学生的赞美进行情感投资,打开学生心灵的闸门,沟通自然得心应手。过去两年,班里有个孩子非常棘手。不仅成绩差,而且有一定的影响力,不过倒是很讲义气。我总是想办法找到可以表扬他的地方,比如,他很关心班级和同学,喜欢帮助别人解决问题;很能理解老师对他的苦心,尽量不给老师找麻烦;通过无偿献血的方式作为自己十八周岁成人纪念等等。这些表扬让他感受到老师对他的认可,尽管提高学习成绩比较困难,最起码他会在其他方面尽可能约束自己,不去影响其他同学学习,不去影响我对整个班级的管理。

       教育教学过程不仅是一个传授知识的过程,而且是师生之间的情感、心灵、智慧相融的过程。要建立和谐美好的师生关系,克服与学生之间巨大的心灵鸿沟,教师需要付出汗水和真心,以宽容和积极的心态对待学生。如何与学生沟通是一道人生难题,作为老师,一定要考虑到孩子的天性、能力和选择。尊重孩子,才能跨越“鸿沟”,我们的教育教学才会变得更加温馨,更加充满爱意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