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2025年省市电教课题联合开题论证会圆满举行
——智慧赋能促教研 联合开题谱新篇
时间:2025-11-21 09:24 作者:杨彤然 来源:教科研处 阅读次数: 次
11月19日下午,合肥市2025年度省(市)电教课题联合开题论证会在合肥七中举行。本次开题会汇聚了合肥七中及紫蓬分校、合肥十中、合肥一六八中学四校的教研力量,特邀刘和海、张富胜、郭佐铭、汪俊等专家组成论证组,为课题研究把脉定向,市内众多教师到场观摩学习。

论证会上,四个课题依次亮相,研究内容覆盖语文、历史、地理等多学科,均紧扣“智慧课堂”与“人工智能”的时代脉搏,展现了合肥中小学教师在教育信息化道路上的深入思考与实践探索。

立足乡土 破解难题
来自合肥七中紫蓬分校的课题《基于智慧课堂的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策略研究》,关注农村教育实际,旨在借助智慧课堂系统,为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寻找提质增效的可行路径。

AI赋能 活化历史
合肥十中的《生成式AI赋能高中历史课堂“活化”的路径研究——以皖史为载体》,直击历史课堂的“静态化”痛点,力图通过生成式AI技术,让厚重的安徽地方史“活”起来,激发学生乡情与共鸣。

学科融合 素养共生
合肥一六八中学的《智慧课堂环境下高中地理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实践研究》,勇于打破学科壁垒,探索以地理为主导、多学科协同的教学新逻辑,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融合发展。

智能评测 贯通教学
合肥七中的《人工智能下赋能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评”一体化路径建构与策略研究》,则以《乡土中国》《红楼梦》为载体,致力于将人工智能深度融入教学全流程,构建“教、学、评”良性互动的智能闭环。

各课题组围绕研究对象、核心概念、研究目标与方法等要点进行了条理清晰的阐述,呈现了一场高水准、前瞻性的开题汇报。

汇报结束后,论证专家以严谨的学术精神和丰富的科研经验,为各课题提供了细致入微的点评指导。郭佐铭从规范性入手,强调科研的严谨始于细节,大到框架、小至字体页码都需一丝不苟。张富胜聚焦可操作性,提醒课题组开题即“减负”,要求目标具体、内容清晰,并着重厘清各课题概念间的逻辑层级。刘和海精准辨析了“路径、策略、模式”等核心概念,指出研究内容需进一步细化与落地。汪俊立足战略发展高度,回顾了合肥市在人工智能赋能教育领域的投入与优势,并寄语各校要严把课题“入口、过程、出口”三关,加强统筹与保障,最终产出能真正提升课堂效率、服务学生发展的优质成果。

本次联合开题论证会,不仅是四个课题的启动会,更是一次集团化、跨校教研优势的生动实践,实现了从“独立作战”到“协同攻关”的跨越,形成了“共研、共享、共进”的教研新生态。相信在专家引领与团队协作下,最终能结出丰硕之果,为合肥市乃至更广范围的教育改革与创新发展,提供宝贵的“合肥经验”与“智慧样本”。
(撰稿:杨彤然 摄影:王惠 一审:姜睿 二审:王世朋 终审:谢庆霞)
- 上一篇 : 合肥七中数学组深度参与人工智能赋能高中数学教学与评价创新实践
- 下一篇:暂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