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党建园地 >> 党建动态

党建动态

高中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学校教育工作剖析

时间:2013-12-29 17:09 作者:admin111 来源:未知 阅读次数:

 
——合肥七中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分析检查材料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已经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全社会的根本任务,而课程改革是整个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认真剖析已推进六年的高中新课改现状,显得尤为重要、必要。
一、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观念问题
     部分教师仍然对新课程所倡导的理念缺乏正确的认识,至于在教学中如何贯彻新课程理念,还是感到茫然,往往停留在生硬灌输、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层面上。
     由于传统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根深蒂固,形成一种难以扭转的巨大惯性。老教法不灵了,新的教法又找不到,从而进入到行动的“盲区”,“旧瓶装新酒”,自觉不自觉地把新课程装进了“应试教育”的“笼子”里,使新课改的效果大打折扣。
(二)、课程问题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明确规定:“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通用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技术教育。”
     目前,除信息技术教育比较规范外,通用技术教育的教师均为兼职教师,一定程度上存在“赶鸭子上架”的现象,教学效果有待提高;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技术教育的组织开展,缺乏系统性,呈现自然随意的状态,亟待加以规范提升。
     新课程所编写的教材内容,要想适应各类学生需求,难度极大,需要创造性地开发校本课程加以补救。但囿于教师的能力水平、积极性、时间精力等因素,存在着校本课程开发能力差、水平低、数量少等问题。
(三)、师资问题
     在中国快速发展的带动下,教育发展步伐加快,教育日益现代化,教育改革日趋综合化,这对学校、教师的要求越来越专业化;新课程体系又更加需要教师个人自主、灵活驾驭。
     有些教师在现代化、信息化、知识化的时代背景下,知识结构老化,技能欠缺,自我却满足于原有的知识结构,很少自主读书学习与业务进修,也很少参加各种教研活动,习惯于照搬教科书和教参书,沉湎于经验式的教管、教育、教学,停滞于既有的工作能力,在消极的观望等待、抱怨中止步不前,专业化发展乏力;面对新的教学内容和海量信息,失去了已有的教参,往往不知所措,不懂得如何有效备课、高效教学,制约了新课程的实施。
(四)、培训问题
     近年来,教育主管部门、学校都增加了大量培训经费,组织了形式多样的各类培训,高度重视校本培训,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师群体的专业化发展。
     但是,我们也看到,不少培训并没有达到理想效果,培训的项目、主讲的内容有“隔靴挠痒”之嫌,并不能根本转变教师的理念,不能真正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
 (五)、设备使用问题
     《新课程标准》强调指出,教学中课程资源的综合开发和整体利用,要求具有相关的硬件设备作为前提条件。近年来,教育主管部门也为学校配置了大量现代化的教学设施设备。
     但是,有的教师并不能积极主动、充分利用这些先进的设施设备去创设教学情境,改变课堂教学方式,激活课堂教学,导致部分设备闲置甚至被废弃,教学效果欠佳。
(六)、教科研问题
     基础教育科研本身就是一项艰巨的工程,需要专家引路,有效教研;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群策群力;需要求真务实,不做花架子;需要迎难而上,不畏艰辛;需要下深水,甘做冷板凳。
     学校在确保做好教管、教育、教学之后,努力统筹兼顾教育科研,但距离高质量的教育科研要求尚存在一定的差距;教师囿于时间精力、政策经费支持、专家引领等方面所限,积极主动投入教育科研的热情有待进一步增强,开展的教育科研成果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当前,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力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学校的专题教育科研还显得比较薄弱,加大教科研的力度就尤为重要、十分迫切。
(七)、管理问题
     实施课课程必须健全与之相适应的管理机制,但如何健全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正是学校所面临的一个困惑问题。
     为了稳步提升办学成绩,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必然需要保持严格的常规管理态势,坚持教职工坐班制,强力推行集体备课,积极推进新课程改革,逐步加大教育科研力度,强势推进种种改革举措,强化办学规范,优化办学行为,砥砺师德、教风。
     而教职工个人由于种种原因,往往需要有更多的自由支配时间,有更自在的活动空间,更喜欢以个人习惯的方式进行教育、教学、教研。因此,他们往往认为学校条条框框过多。如业务进修、政治学习、教学研究、读书笔记、作业教案、专题探讨、心得体会以及社会实践活动等等,项项老师都要问津,件件都要有书面文字。试想这样当教师,精神上怎能不疲惫不堪?
     如此,学校管理人员自认为已全身心投入工作,奉献学校,却因少数教职工不理解、不支持而备感寒心;学校教职工自认为已全身心配合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奉献教育,却因有的管理与改革举措不够人性、不够民主而心生怨言。两者之间的矛盾必然导致合力不足,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校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
(八)、评价问题
     考试评价与新课改的要求不统一,是当前严重制约高中新课改深入推进的主要“瓶颈”。
     实施新课程改革应当有一套与之相适应的评价体系,但是学校还要以原有的应试教育的评价方法,特别是作为终极评价的升学考试还主要是原有的体系,对教师评价仍然以升学率和学生的考试成绩为主要参考指标。其根本原因在于学生的考试成绩与学校评先,与教师的评先评优、晋职、晋级、奖金等挂钩。这样,客观上制约了课程改革的深化。
  二、解决策略
 面对问题,各级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应高度重视,齐心协力,创造条件,加大投入,完善机制,排忧解难,确保新课程改革深入推进。
(一)、着力转变教育观念
从封闭到开放,从束缚到自由,由新课程改革带来的课堂变革是大势所趋,我们必须坚持引领教师切实转变教育观念,不断调整好自己的心态,顺应新课程改革之需。
  着眼于每一位学生的充分自由发展。新课程对教学进度要求比较宽松,给老师一定的灵活度。教师不必为一、两节课的任务完没完成而着急,而要根据学生个体独特的性格、特长、才能,真正关爱信任他们,努力营造一个宽松、民主、平等的教育环境,为他们搭建灵活多样的学习、活动舞台,让教育产生最大的效益。
  注重引领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新课改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拉近课堂与社会的距离,打破走入课堂与走入社会的界线,让学习者真正做到会学会用,活学活用,边学边用。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两方面的重要性,不但要完成知识性的教学任务,而且要努力培养学生学会发现、学会合作、学会探究、学会反思,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情感态度、个性品质,交往合作,做到相互兼容、相得益障。
(二)、倡导多元文化互动
     信息时代,学科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学科间的渗透越来越强烈。在开展课程改革中,提倡人文、社会科学的互动交流,学习借鉴其它学科的研究视角、概念与方法,不断开拓新的教育课改路子,并把它们整合运用到教育研究中来;引领教师善于借鉴和吸纳中外历史上的教育思想与经验,借鉴和吸纳当今各国的先进教育经验,常态进行互动性交流,在研究中相互学习,不断学习,不断接受新知识、新观念,树立终身学习观,为学生树立典范。
     教育的创新是以教育研究为先导,在创新实践中发挥创新精神激活教育研究活动。各级教育科研部门要进一步发挥学术、教育政策和教育实践之间互动以及相互生成的纽带和中介作用,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和人文关怀,能够迅速捕捉和抓住最重要的课题,并通过一定的前瞻性的调查、实证与分析研究,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供坚实的理论指导,推动基础教育改革向纵深发展。
  (三)、设置合理的课程结构
   准确把握纲要精神,根据学生实际,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学习,设置具有发展性的课程;适应学生发展的不同需要,加强课程内容的综合性,淡化学科的界限;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保证必修课程前提下,使课程结构具有较强的选择性,全面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培养正确的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科学价值观;依据多元智能理论规划校本课程,促使学生智能得到拓展,从而提高学习的热情。
      (四)、优化教师培训与教科研加强理论学习培训。
     2011年、2012年暑假,我们分别组织了25名教师赴华师大、东北师大参加暑期理论学习班。再次静下心来聆听教育专家的教育讲座,了解国内外教育前沿发展动态,感知崭新的教育理念与观点,经受先进的教育思想的撞击,感受专家教授们的人格魅力。教授们更在培训课程中提供了大量鲜活的案例引导我们进行深入的思考,从教育理念到教育教学管理实践,从学生德育工作到教师教育科研,从整体到局部……全新的理论学习,密集的思想碰撞,每一个身处其中的学员,不由自主地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经常被感动、被震撼、被反思!根据教师反馈意见,与高校合作开办理论学习班,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教师培训形式。
     着力开展专题技能培训。比如,针对不同年龄段教师的工作特点、优势、劣势,分层次开展满足其个性需求的校本培训,促进不同年龄的教师专业化成长,不断发挥自身优势、克服劣势。
     努力让每次培训不归零。教师往往在培训过程中心潮澎湃,跃跃欲试,但是回到学校,深陷在各种纷繁的事务中,不久学习培训就归零了。“把听懂的、学懂的做出来。”华师大范国睿、李家成、王建军、唐思群、鞠玉翠等教授的话让我们找到了让每一次学习培训不归零的最好办法。
     “教师即研究者”的早期倡导者布克汉姆曾经表达过这样的看法:研究不是一个专有的领域,而是一种态度,它与教育本身没有根本的区别。教师的工作是否具有研究的性质,关键在于我们如何理解教育和如何理解研究。如果仅仅从知识的传递出发去理解教育,教师只能是一个教书匠的角色;如果从每个学生的成长出发,那么,教师的工作就总是在实现着文化的融合、精神的建构,永远充满着研究和创造的性质。当我们把研究看作是教育实践中的一种态度、方式,体现着教育的根本意义,那么教师就是教育研究的主体,教师的研究意识、主体意识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支撑,我们的教育实践本身就包含着研究的意义。
     (五)、强化学校管理
     随着由传统教育机制向素质教育课程改革的转变,学校管理必须注重以人为本,用人文精神管理学校,做到以情感人,以情育人。作为学校管理者,要善于把建章立制的“硬”管理同人文精神的“软”管理相结合,既“管”且“理”,重“管”更重“理”,重“理”更重“情”,从而实现学校管理的科学化、人文化。这种人本主义观念,目前在世界上盛行。
     纵观七中近年来的可持续发展,也正是得益于学校的科学化、人文化的管理。但是,我们当前到底是应注重人文管理,还是应更重制度管理呢?有一次,与合肥市一位中美合资企业的员工聊天,谈到工厂现在与过去的区别时,他就说,美方特别注重制度化管理,管理非常规范,不像过去那样随意,工作程序化,奖惩法制化,所以,管理成本大幅度降低。他肯定的是制度。
     中国文化传统一直注重人情,注重人治,而比较弱化法制。所以,我们认为:当前阶段的中国学校的管理,还是要更多注重建立并执行一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并真正用制度去管理;在管理过程中,管理中的决策力求科学化、人文化,管理中的执行必须强制化、统一化,管理中的奖惩更应制度化、标准化。
     (六)、健全评价体系
     强化课程评价。课程评价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改进教师教学以及促进课程改革不断发展的重要环节,课程评价的依据是课程标准。
     健全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是指对教师课堂教学过程与结果所作的价值判断。我们当前开展的很多优质课评比,用新课程所提倡的新的教育观来分析,难免发现其中的弊端,主要表现为:教学过程表演化,评委们主要关注的是教师课堂表现,关注教师是怎样“演”,而往往忽略了学生怎样“学”;区别教师优劣的标准主要在于讲课能力,导致教师主要精力投入到“表演”上。
因此,教学评价除了听课之外,还应对教师做一个全面的评估。课堂以外的评价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教师所带学生的基本情况。如学生学习兴趣、运用知识的能力、行为习惯的养成等。
2、教师对促进学生成长所做的工作。如给学生的评语、指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质量等。
3、教师综合素质。如职业道德、学科知识、文化素养、教学研究成果、自制教具模型、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校本课程开发等。
     优先发展教育,高度重视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将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特征,我们今天所开展的基础课程改革所做的努力与奋斗必将化作明天中国教师教育事业的繁荣与辉煌。
                                     2012年8月24